电话: 0755-27785394/27785395
传真: 0755-27785395-802
邮件: lrs@baoyusz.com
地址:深圳市宝安13区宝民一路215号宝通大厦1507室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
孵化器寒潮来袭
2016年春节,遍地开花的创业孵化器行业,出现了首例关门倒闭案例。而这一事件背后,蜂拥而上、同质化竞争、缺乏盈利机制等隐藏在行业大发展背景之下的弊端,开始逐渐显现。

山雨欲来风满楼,是对当下孵化器行业最真实的写照。

春节前夕,深圳一家名为“地库”的孵化器关门歇业,这一事件成为了国内孵化器行业首例倒闭的著名案例。此后,孵化器行业生存艰难的消息,不断传出并占领各大媒体重要版面。

伴随“地库”事件地发生,孵化器行业进入发展的分水岭。弱者关门歇业、强者抱团取暖,成为行业发展的普遍规律。2016年3月开始,频繁出现孵化器强强联合的消息。这其中不乏行业一些著名公司,包括氪空间、纳什空间、优客工场、无界空间等。

深圳“地库”咖啡门店挂出的转让消息。

事实上,过去的2015年,孵化器行业迎来井喷一年。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新增各类创业孵化器4000多家。而在2015年之前,28年来的孵化器数量总计还不到1600家。而喷涌而出的众多创业孵化器,存在着许多显性问题:入驻率底、盈利模式单一、同质化竞争激励、难以提供专业的创业服务等。而这些问题地存在,又使得行业盘整地发生成为必然。

那么,孵化器大潮遇冷这背后的原因何在?面对这严峻的市场形势,2016年孵化器的当务之急又是什么?

“地库”关门背后:时也,命也!

作为第一个倒下的创业孵化器,“地库”的窘境来得似乎太快了一些。这家地处深圳的创业孵化器,仅仅存在了大半年的时间。

地库的创始人杨炳龙,也许从未想到自己居然成为行业第一个负面案例。在猴年的春节前,杨炳龙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:“地库创立4个月,烧了100多万元,现在沦于只能等待外人来结束‘地库’的生命…那种滋味是我这辈子的动力。”

其实如果不是身处舆论风口的创业孵化器领域,一家投资额仅百万的创业企业的兴衰存亡,远远引不起如此大的关注。地库的初期理想,是做纯投资性的孵化器,采取的是只收租金但是不占股的经营模式。但是,“生不逢时”的它,遇到了资本寒冬、同质化竞争严重、自身管理规划等问题。原本地库预计可以入驻20个创业团队,但即使在最高峰时期,也只有50%不到的入驻率。最终,它不得不选择关闭。